保护利用纺织工业遗产,让老工业区焕发时代新彩。11月25日,记者从郑州市城建局获悉,郑州市国棉三厂最新规划出炉,据公示的《郑州市国棉三厂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规划(2024-2035 年)》(简称《规划》),未来,国棉三厂将被打造成郑州西城工业文化的综合展示街区、文化引领的深度体验消费街区及全龄友好的慢生活幸福街区。
根据《规划》,此次规划范围有棉纺路、桐柏路、建设西路和工人路所围合的范围以及棉纺路北三厂大门、办公楼及车间区域,总面积36.5公顷,核心保护范围14.0公顷,建设控制地带范围22.5公顷。
据了解,此次规划以文化为引领,让历史建筑在有效利用中成为郑州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,让历史背景和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,将街区打造为“中原文创大院,三棉幸福街区”。功能定位为郑州西城工业文化的综合展示街区、文化引领的深度体验消费街区及全龄友好的慢生活幸福街区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国棉三厂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占地14公顷的核心保护范围内,《规划》表明,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,不得进行新建、扩建活动。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、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,应当经市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。不得改变原街巷格局、尺度,不得随意新建、扩建道路。保护历史环境要素,包括树木、宣传栏等,应分类做到合理有效的保护,保护其与相关的旁边的环境,保持风貌的协调性。
《规划》明确,该街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占地面积 6.1 公顷。严格限制区内的建设活动,禁止对街区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的开发建设活动。重点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本体及环境,对历史建筑的保护、修缮工程,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办理相关手续。二类建设控制地带占地面积 16.4 公顷。禁止对街区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的开发建设活动。新建、改建建筑在高度、体量、色彩等方面应与街区的历史风貌相协调。对已建成的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筑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进行循序渐进的整治或改造,维持街区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尺度,延续整体传统风貌。
此外,《规划》显示,对国棉三厂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内的不一样建筑,分为保护类、修缮类、整治更新类、保留类和建议拆除类等不一样,将采取分级保护整治,以保留历史建筑风貌。
“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,更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,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。”郑州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说,在坚持“修旧如故、补新如故、新建融故”的理念下,未来,国棉三厂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将在城市有机更新中焕发新彩。(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)